據台灣省保安司令部六月十日(四一)安備字第零九五零號代電報稱:(乙)據董樹基供稱:三十九年夏王鳳崗介紹本人與丁武典至中央組織部經決定派往北平匪後工作,臨行前二日,王突轉念,授我等去廣州見盧匪慧權,並告知已書親筆函,交丁面致盧匪,本人當表示驚異,王則謂台灣情勢危險,吾人終將不免一死,乃勉聽其言。與丁去穗面見盧匪後,當遵囑各繳自傳一份及照片三張,盧匪並付予三項指示,計(1)為匪搜集中美情報(2)參加軍隊領導叛變(3)入山打游擊,囑帶回台灣轉告王鳳崗執行。四十年四月返抵台灣後,經將匪方指示告知王鳳崗,王某當表示不能做,因即促其向組織部自首,但未經採納。(其他)
同年十二月,台北警察局前來調查本人名字,因懼事之將發,復向王建議自首,王則謂自首期限已過,自首也要犯法,致又未果行,不久即被捕。(其他)
董樹基一名,供認受王鳳崗指使通匪不諱,惟據辯稱事前並無主動之犯意,事後曾兩度要求自首,均為王所阻等語,經互證屬實,且核其犯罪經過,尚無為匪經過之事證,擬依例從寬,免付軍法審判,併送本部新生訓導處服役。(其他)
台省保安司令部偵辦結果:(一)王來台後未見重用,失卻反共信心,曾自購漁船準備逃亡。(二)於獲得其過去摯友匪廣州政委盧慧權之函誘後,曾介紹其舊屬董樹基等返大陸工作,當董奉准返大陸之前夕,王突命董赴廣州與盧見面。(三)董於廣州見盧,於四十年四月返台,雖曾帶回匪方指示之工作數項,但王尚無為匪推行之事證。(四)除董犯於偵訊時供稱歷歷外,並獲有盧匪致王之函件。(其他)
周總長擬具意見二項:(1)以王雖通匪有據,惟其過去曾負有游擊剿匪之盛名,如公開審判,恐反遺匪黨有利之宣傳,擬免付軍法審判,交新生訓導處永久管訓(2)仍俾以教官名義,令其寫作與匪鬥爭文字,其在台妻子六人,仍以軍眷待遇維其生活。(其他)
王以教官名義被管訓以來,初尚安心,埋頭寫作反共游擊戰術等書,嗣情緒轉變,時發牢騷,甚且攻訐政府,並以該犯頭腦機警,個性倔強,主觀自是,而無中心思想,現羈押日久,外間已有所聞,前所顧慮已不存在,擬請將該王鳳崗仍交軍法審判,依法懲處而肅綱紀。(其他)
上簽以王鳳崗一名,情緒轉變,不適以教官名義在新生訓導處永久管訓,請仍交軍法審判、依法懲處等情,經核於法尚合,似可照准,併同董樹基解交軍法審辦。(其他)
王鳳崗自海南島撤退來台後,見當時匪陷大陸,台灣風雨飄搖,又思變節,與故人蘆(盧)匪慧權(蘆假名高雲)暗通消息,三十九年夏將其舊屬丁武典、董樹基(又名董禮)向政府介紹派去北平匪後工作,臨行前,囑丁、董二人逕赴廣州面見蘆(盧)匪慧權,乞其保障,以便返回大陸輸誠投靠,一面擬購漁船一隻,準備逃亡。丁武典、董樹基至廣州面晤蘆(盧)匪後,匪幫飭繳自傳、照片,仍遣回香港,囑轉告王鳳崗須為匪「立功」。(意圖破壞國體、竊據國土或以非法之方法變更國憲、顛覆政府,而著手實行者)
王鳳崗復指示丁、董二人捏造北平見聞報告一件,以騙取政府核發彼等二人之入台證,至四十年四月,董樹基回台,丁武典留港,董返台後,將匪方指示王鳳崗之任務,向王報告,計(一)為匪搜集中美情報(二)參加軍隊領導叛變(三)入山為匪打游擊,王鳳崗覺有難色,但董樹基勸其自首,未經採納。旋復介紹其舊部郭志鈞、賴武祥去北平匪後工作,實係與匪聯絡。(意圖破壞國體、竊據國土或以非法之方法變更國憲、顛覆政府,而著手實行者)
董樹基屢欲自首,為王鳳崗所阻,量刑時請予斟酌。(其他)
被告王鳳崗於三十九年四月間來台後,因接故人即偽廣州軍政大學政委盧匪慧權來信,暗囑為匪立功,乃於同年七八月間,將舊屬丁武典、董樹基介由政府派赴北平敵後工作,即在丁董臨行前夕,密使逕赴廣州面見盧匪,另致盧匪信函一件,由丁面交,乞求盧匪保障,擬回大陸投靠。丁董於三十九年九月間抵廣州,當將王鳳崗信函面致盧匪,而盧匪飭各寫自傳並繳照片後,仍囑丁董返港,轉達王鳳崗須為匪立功,賦予三項任務,即一為匪搜集中美情報,二為參加軍隊領導叛變,三入山為匪打游擊,董於四十年四月三日先行回台,將情面述。王鳳崗既覺匪之條件過苛,深自省悟,但董樹基勸其自首,未經採納,復藉故延宕董之自首,嗣為丁武典告密舉發,因而被逮捕到案。(意圖破壞國體、竊據國土或以非法之方法變更國憲、顛覆政府,而著手實行者)
王與匪偽廣州大學政委盧慧權舊交甚篤。王來台後,盧匪函王囑為匪立功。王乃派其舊部董樹基、丁武典等兩人赴廣州見盧面致投靠、請為保障之意。盧當囑董、丁等仍返台,並函王須在台搜集情報,領導叛變,為匪立功,王以條件過苛,未敢接受。嗣董、丁懼事洩,董曾迭催王應自首,但王亦延未決……董樹基一再請求自首,並曾勸王自首,惡性不大。(意圖破壞國體、竊據國土或以非法之方法變更國憲、顛覆政府,而著手實行者)
經核本案事證明確所擬照原判分別科處王鳳崗無期徒刑董樹基徒刑十二年各等尚當擬均照准(其他)
意圖以非法之方法顛覆政府而著手實行